為(wei) 什麽(me) 其有“以小控大”的可控性呢?首先,可以把從(cong) 陰極向上數的第一、二、三層看麵是一隻NPN型號晶體(ti) 管,而二、三四層組成另一隻PNP型晶體(ti) 管。其中第二、第三層為(wei) 兩(liang) 管交迭共用。當在陽極和陰極之間加上一個(ge) 正向電壓Ea,又在控製極G和陰極C之間(相當BG1的基一射間)輸入一個(ge) 正的觸發信號,BG1將產(chan) 生基極電流Ib1,經放大,BG1將有一個(ge) 放大了β1倍的集電極電流IC1。
因為(wei) BG1集電極與(yu) BG2基極相連,IC1又是BG2的基極電流Ib2。BG2又把比Ib2(Ib1)放大了β2的集電極電流IC2送回BG1的基極放大。如此循環放大,直到BG1、BG2完全導通。實際這一過程是“一觸即發”的過程,對可控矽來說,觸發信號加入控製極,可控矽立即導通。導通的時間主要決(jue) 定於(yu) 可控矽的性能。
可控矽一經觸發導通後,由於(yu) 循環反饋的原因,流入BG1基極的電流已不隻是初始的Ib1,而是經過BG1、BG2放大後的電流(β1*β2*Ib1)這一電流遠大於(yu) Ib1,足以保持BG1的持續導通。此時觸發信號即使消失,可控矽仍保持導通狀態隻有斷開電源Ea或降低Ea,使BG1、BG2中的集電極電流小於(yu) 維持導通的最小值時,可控矽方可關(guan) 斷。
當然,如果Ea極性反接,BG1、BG2由於(yu) 受到反向電壓作用將處於(yu) 截止狀態。這時,即使輸入觸發信號,可控矽也不能工作。反過來,Ea接成正向,而觸動發信號是負的,可控矽也不能導通。另外,如果不加觸發信號,而正向陽極電壓大到超過一定值時,可控矽也會(hui) 導通,但已屬於(yu) 非正常工作情況了。
可控矽這種通過觸發信號(小的觸發電流)來控製導通(可控矽中通過大電流)的可控特性,正是它區別於(yu) 普通矽整流二極管的重要特征。
普通可控矽的三個(ge) 電極可以用萬(wan) 用表歐姆擋R×100擋位來測。大家知道,晶閘管G、K之間是一個(ge) PN結(a),相當於(yu) 一個(ge) 二極管,G為(wei) 正極、K為(wei) 負極,所以,按照測試二極管的方法,找出三個(ge) 極中的兩(liang) 個(ge) 極,測它的正、反向電阻,電阻小時,萬(wan) 用表黑表筆接的是控製極G,可以用剛才演示用的示教板電路。接通電源開關(guan) S,按一下按鈕開關(guan) SB,燈泡發光就是好的,不發光就是壞的。
聲明:本網站原創內(nei) 容,如需轉載,請注明出處;本網站轉載的內(nei) 容(文章、圖片、視頻)等資料版權歸原網站所有。如我們(men) 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,未能及時和您確認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,請電郵聯係我們(men) ,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;郵箱:limeijun@transq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