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閘管的工作原理解析
本文來源:ECCN中電網
1、晶閘管(SCR)
晶體(ti) 閘流管簡稱晶閘管,也稱為(wei) 可控矽整流元件(SCR),是由三個(ge) PN 結構成的一種大功率半導體(ti) 器件。在性能上,晶閘管不僅(jin) 具有單向導電性,而且還具有比矽整流元件更為(wei) 可貴的可控性,它隻有導通和關(guan) 斷兩(liang) 種狀態。
晶閘管的優(you) 點很多,例如:以小功率控製大功率,功率放大倍數高達幾十萬(wan) 倍;反應極快,在微秒級內(nei) 開通、關(guan) 斷;無觸點運行,無火花、無噪聲;效率高,成本低等。因此,特別是在大功率 UPS 供電係統中,晶閘管在整流電路、靜態旁路開關(guan) 、無觸點輸出開關(guan) 等電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。
晶閘管的弱點:靜態及動態的過載能力較差,容易受幹擾而誤導通。
晶閘管從(cong) 外形上分類主要有:螺栓形、平板形和平底形。
2、普通晶閘管的結構和工作原理
晶閘管是 PNPN 四層三端器件,共有三個(ge) PN 結。分析原理時,可以把它看作是由一個(ge) PNP 管和一個(ge) NPN 管所組成,其等效圖解如圖 1(a)所示,圖 1(b)為(wei) 晶閘管的電路符號。
2.1、晶閘管的工作過程
晶閘管是四層三端器件,它有 J1、J2、J3 三個(ge) PN 結,可以把它中間的 NP 分成兩(liang) 部分,構成一個(ge) PNP 型三極管和一個(ge) NPN 型三極管的複合管。
當晶閘管承受正向陽極電壓時,為(wei) 使晶閘管導通,必須使承受反向電壓的 PN 結 J2 失去阻擋作用。每個(ge) 晶體(ti) 管的集電極電流同時就是另一個(ge) 晶體(ti) 管的基極電流。因此是兩(liang) 個(ge) 互相複合的晶體(ti) 管電路,當有足夠的門極電流 Ig 流入時,就會(hui) 形成強烈的正反饋,造成兩(liang) 晶體(ti) 管飽和導通。
設 PNP 管和 NPN 管的集電極電流分別為(wei) IC1 和 IC2,發射極電流相應為(wei) Ia 和 Ik,電流放大係數相應為(wei) α1=IC1/Ia 和α2=IC2/Ik,設流過 J2 結的反相漏電流為(wei) ICO,晶閘管的陽極電流等於(yu) 兩(liang) 管的集電極電流和漏電流的總和:
Ia=IC1+IC2+ICO=α1Ia+α2Ik+ICO (1)
若門極電流為(wei) Ig,則晶閘管陰極電流為(wei) :Ik=Ia+Ig。
因此,可以得出晶閘管陽極電流為(wei) :
(2)矽 PNP 管和矽 NPN 管相應的電流放大係數α1 和α2 隨其發射極電流的改變而急劇變化。當晶閘管承受正向陽極電壓,而門極未接受電壓的情況下,式(1)中 Ig=0,(α1+α2)很小,故晶閘管的陽極電流 Ia≈ICO,晶閘管處於(yu) 正向阻斷狀態;當晶閘管在正向門極電壓下,從(cong) 門極 G 流入電流 Ig,由於(yu) 足夠大的 Ig 流經 NPN 管的發射結,從(cong) 而提高放大係數α2,產(chan) 生足夠大的集電極電流 IC2 流過 PNP 管的發射結,並提高了 PNP 管的電流放大係數α1,產(chan) 生更大的集電極電流 IC1 流經 NPN 管的發射結,這樣強烈的正反饋過程迅速進行。
當α1 和α2 隨發射極電流增加而使得(α1+α2)≈1 時,式(1)中的分母 1-(α1+α2)≈0,因此提高了晶閘管的陽極電流 Ia。這時,流過晶閘管的電流完全由主回路的電壓和回路電阻決(jue) 定,晶閘管已處於(yu) 正向導通狀態。晶閘管導通後,式(1)中 1-(α1+α2)≈0,即使此時門極電流 Ig=0,晶閘管仍能保持原來的陽極電流 Ia 而繼續導通,門極已失去作用。在晶閘管導通後,如果不斷地減小電源電壓或增大回路電阻,使陽極電流 Ia 減小到維持電流 IH 以下時,由於(yu) α1 和α2 迅速下降,晶閘管恢複到阻斷狀態。
2.2、晶閘管的工作條件
由於(yu) 晶閘管隻有導通和關(guan) 斷兩(liang) 種工作狀態,所以它具有開關(guan) 特性,這種特性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轉化,此條件見表 1。
(1)晶閘管承受反向陽極電壓時,無論門極承受何種電壓,晶閘管都處於(yu) 關(guan) 斷狀態。
(2)晶閘管承受正向陽極電壓時,僅(jin) 在門極承受正向電壓的情況下晶閘管才導通。
(3)晶閘管在導通情況下,隻要有一定的正向陽極電壓,無論門極電壓如何,晶閘管保持導通,即晶閘管導通後,門極失去作用。
(4)晶閘管在導通情況下,當主回路電壓(或電流)減小到接近於(yu) 零時,晶閘管關(guan) 斷。
3、晶閘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參數
3.1、晶閘管的伏安特性
晶閘管陽極 A 與(yu) 陰極 K 之間的電壓與(yu) 晶閘管陽極電流之間關(guan) 係稱為(wei) 晶閘管伏安特性,如圖 2 所所示。正向特性位於(yu) 第一象限,反向特性位於(yu) 第三象限。
(1) 反向特性
當門極 G 開路,陽極加上反向電壓時(見圖 3),J2 結正偏,但 J1、J2 結反偏。此時隻能流過很小的反向飽和電流,當電壓進一步提高到 J1 結的雪崩擊穿電壓後,同時 J3 結也擊穿,電流迅速增加,如圖 2 的特性曲線 OR 段開始彎曲,彎曲處的電壓 URO 稱為(wei) “反向轉折電壓”。此後,晶閘管會(hui) 發生永久性反向擊穿。
(2) 正向特性
當門極 G 開路,陽極 A 加上正向電壓時(見圖 4),J1、J3 結正偏,但 J2 結反偏,這與(yu) 普通 PN 結的反向特性相似,也隻能流過很小電流,這叫正向阻斷狀態,當電壓增加,如圖 2 的特性曲線 OA 段開始彎曲,彎曲處的電壓 UBO 稱為(wei) “正向轉折電壓”。
由於(yu) 電壓升高到 J2 結的雪崩擊穿電壓後,J2 結發生雪崩倍增效應,在結區產(chan) 生大量的電子和空穴,電子進入 N1 區,空穴進入 P2 區。進入 N1 區的電子與(yu) 由 P1 區通過 J1 結注入 N1 區的空穴複合。同樣,進入 P2 區的空穴與(yu) 由 N2 區通過 J3 結注入 P2 區的電子複合,雪崩擊穿後,進入 N1 區的電子與(yu) 進入 P2 區的空穴各自不能全部複合掉。這樣,在 N1 區就有電子積累,在 P2 區就有空穴積累,結果使 P2 區的電位升高,N1 區的電位下降,J2 結變成正偏,隻要電流稍有增加,電壓便迅速下降,出現所謂負阻特性,見圖 2 中的虛線 AB 段。這時 J1、J2、J3 三個(ge) 結均處於(yu) 正偏,晶閘管便進入正向導電狀態——通態,此時,它的特性與(yu) 普通的 PN 結正向特性相似,如圖 2 的 BC 段。
(3) 觸發導通
在門極 G 上加入正向電壓時(如圖 5 所示),因 J3 正偏,P2 區的空穴進入 N2 區,N2 區的電子進入 P2 區,形成觸發電流 IGT。在晶閘管的內(nei) 部正反饋作用(如圖 2)的基礎上,加上 IGT 的作用,使晶閘管提前導通,導致圖 2 中的伏安特性 OA 段左移,IGT 越大,特性左移越快。
3.2、晶閘管的主要參數
(1)斷態重複峰值電壓 UDRM
門極開路,重複率為(wei) 每秒 50 次,每次持續時間不大於(yu) 10ms 的斷態最大脈衝(chong) 電壓,UDRM=90%UDSM,UDSM 為(wei) 斷態不重複峰值電壓。UDSM 應比 UBO 小,所留的裕量由生產(chan) 廠家決(jue) 定。
(2)反向重複峰值電壓 URRM
其定義(yi) 同 UDRM 相似,URRM=90%URSM,URSM 為(wei) 反向不重複峰值電壓。
(3)額定電壓
選 UDRM 和 URRM 中較小的值作為(wei) 額定電壓,選用時額定電壓應為(wei) 正常工作峰值電壓的 2~3 倍,應能承受經常出現的過電壓。
聲明:本網站原創內(nei) 容,如需轉載,請注明出處;本網站轉載的內(nei) 容(文章、圖片、視頻)等資料版權歸原網站所有。如我們(men) 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,未能及時和您確認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,請電郵聯係我們(men) ,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;郵箱:limeijun@transq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