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閘管可控矽的工藝流程圖以及封裝信息
可控矽(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) 簡稱SCR,是一種大功率電器元件,也稱晶閘管。它具有體(ti) 積小、效率高、壽命長等優(you) 點。在自動控製係統中,可作為(wei) 大功率驅動器件,實現用小功率控件控製大功率設備。它在交直流電機調速係統、調功係統及隨動係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
晶閘管(Thyristor)是晶體(ti) 閘流管的簡稱,又被稱做可控矽整流器,以前被簡稱為(wei) 可控矽;195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閘管產(chan) 品,並於(yu) 1958年將其商業(ye) 化;晶閘管是PNPN四層半導體(ti) 結構,它有三個(ge) 極:陽極,陰極和控製極;晶閘管具有矽整流器件的特性,能在高電壓、大電流條件下工作,且其工作過程可以控製、被廣泛應用於(yu) 可控整流、交流調壓、無觸點電子開關(guan) 、逆變及變頻等電子電路中。
一、可控矽的生產(chan) 工藝流程圖
二、可控矽的封裝信息
為(wei) 了滿足各種工藝,可控矽的封裝有插件式可控矽、貼片可控矽等等,下麵來跟大家一一探討。
插件式的封裝有:TO-220A、TO-220B、TO-220C、TO-220F、TO-220HD、TO-247、TO-3P、TO-126、TO-126P、TO-92、TO-202B等等…
貼片式的封裝有:TO-252、TO-263、SOT-89-3L、SOT-223-3L、SOT-23-3L等等…
三、可控矽的用途
普通晶閘管最基本的用途就是可控整流。大家熟悉的二極管整流電路屬於(yu) 不可控整流電路。如果把二極管換成晶閘管,就可以構成可控整流電路。以最簡單的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為(wei) 例,在正弦交流電壓U2的正半周期間,如果VS的控製極沒有輸入觸發脈衝(chong) Ug,VS仍然不能導通,隻有在U2處於(yu) 正半周,在控製極外加觸發脈衝(chong) Ug時,晶閘管被觸發導通。畫出它的波形(c)及(d),隻有在觸發脈衝(chong) Ug到來時,負載RL上才有電壓UL輸出。Ug到來得早,晶閘管導通的時間就早;Ug到來得晚,晶閘管導通的時間就晚。通過改變控製極上觸發脈衝(chong) Ug到來的時間,就可以調節負載上輸出電壓的平均值UL。在電工技術中,常把交流電的半個(ge) 周期定為(wei) 180°,稱為(wei) 電角度。這樣,在U2的每個(ge) 正半周,從(cong) 零值開始到觸發脈衝(chong) 到來瞬間所經曆的電角度稱為(wei) 控製角α;在每個(ge) 正半周內(nei) 晶閘管導通的電角度叫導通角θ。很明顯,α和θ都是用來表示晶閘管在承受正向電壓的半個(ge) 周期的導通或阻斷範圍的。通過改變控製角α或導通角θ,改變負載上脈衝(chong) 直流電壓的平均值UL,實現了可控整流。
1:小功率塑封华体会体育沃尔夫斯堡通常用作聲光控燈光係統。額定電流:IA小於(yu) 2A。
2:大;中功率塑封和鐵封可控矽通常用作功率型可控調壓電路。像可調壓輸出直流電源等等。
3:大功率高頻可控矽通常用作工業(ye) 中;高頻熔煉爐等。
聲明:本網站原創內(nei) 容,如需轉載,請注明出處;本網站轉載的內(nei) 容(文章、圖片、視頻)等資料版權歸原網站所有。如我們(men) 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,未能及時和您確認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,請電郵聯係我們(men) ,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;郵箱:limeijun@transql.com